社区两委五年工作规划汇编(3篇)
目录
XX街道XX社区任期工作规划
为全面推进X社区建设,充分发挥社区在社区治理、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,促进城市化社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,结合我社区实际。
社区两委五年工作规划汇编(3篇)
目录
XX街道XX社区任期工作规划
为全面推进X社区建设,充分发挥社区在社区治理、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,促进城市化社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,结合我社区实际,特制订五年发展规划如下:
一、指导思想
今后五年,X社区“两委”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,立足社区实际,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、各方面。
二、总体目标
依托启动“十五五”规划关键节点,结合社区优势和发展状况,在任期继续坚持社区党委对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,坚持社区居委会依法履责、各类组织积极协同、群众广泛参与,建立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,推动社区多样化发展,打造“生态宜居、居富民强、文化繁荣、政治稳定、风清气正”美好社区,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三、社区情况和 群众主要需求
X社区共有X户,居民X余人,共有X个管理网格,X个楼座。社区现有党员X名,党委下设X个网格党支部。
通过入户调研走访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,我们了解到,社区面临的问题主要有:社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,五保户、低保家庭、残疾人家庭等需要帮助的群体大,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衡,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复杂多元,社区的资源共享和共驻共建需要有突破性进展。现根据我社区的需求并结合社区实际,特制定X社区居委会五年工作规划。
四、基本原则
1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、依法办事。以“奉献八方”的党建服务品牌为抓手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示范带动作用,贯彻法治理念、严格依法办事,确保基层群众自治有活力、有秩序。
2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服务居民。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把提高辖区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,把“城市是人民的城市”的理念贯穿到社区发展各方面,切实维护人民根本利益,想居民之所想,急居民之所急,为辖区居民办实事、办好事。
3、坚持发动群众、依靠群众。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,坚持共建共治共享,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,把社区打造成为基层的坚强战斗堡垒。
4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。坚持从根本宗旨、问题导向、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,使之贯穿到社区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,在推动社区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增创新优势、激发新动力。
四、规划措施
X社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站在新的起点上,顺应全社区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,针对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,将抓住机遇,乘势而上,奋勇争先,全面求强,深入学习借鉴新经验新做法,攻坚克难抓整改,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精准定位,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,以标准化建制、区域化统筹、网格化治理、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“一核统筹、四化推进”工作机制。力争社区服务标准化、专业化、智慧化程度显著提升,推动现代化新型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新突破。
(一)建设过硬队伍,推进党组织规范化提升
1.扎实抓好班子建设。以党建统领实现高质量发展,抓好社区“两委”班子建设,强化“两委”干部培训,通过去优秀社区、兄弟社区实地学习、外出参观等形式,解放思想,学习先进发展经验,提升班子整体素质及战斗力。做到业务拔尖,分工合理,职责科学、清正廉洁、团结一心,齐心干事。充分利用微信群线上平台,发布信息、收集民意,把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落在实处加强后备年轻干部培养,及时将政治表现好、热爱社区公共事务的骨干人员纳入党员发展计划。加强社区优秀人才储备,对社区优秀大学毕业生、退伍军人、个体经营者等高素质人才建档管理,纳入社区后备人才库。
2.织密建强服务网格。为主动发现、及时受理办理群众意见建议,构建“社区党委—网格党支部—楼院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为主体的社区党组织架构。以X户划分网格,将党支部建在网格上,把党小组设在楼栋里,依托骨干党员设置党员中心户,实行党员联户等联系服务群众制度,让党建“触角”延伸到群众家门口。积极构建支部党建、治安消防、环境卫生、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网格,做到受理、办理、反馈、监督闭环运转。
3、强化党员教育管理。严格落实《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(试行)》,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、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。各个网格支部结合自身建设和党员思想实际,本着增强实效性、可操作性和吸引力的原则,创新支部活动形式,丰富活动内容,线上线下形式不限,确保组织生活会等有关意识形态相关工作落实到位。严格落实“三述五讲”制度,提高党员政治敏锐度,掌握社区舆论风向,做好网络宣传,积极打造示范网格党支部,全面提升社区党组织凝聚力。
4.健全社区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制度。各个网格支部通过调查摸底,落实社区的人户分离等流动党员,建立党员分类教育动态管理台账,通过建立微信群以及电话跟访等形式,充分了解流动党员的实际需求,依托“学习强国”手机APP和微信群,将党员培训学习由线下转至线上线下并存,从而加强对人户分离等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。严格落实年终党员量化积分考核,年度积分作为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。细化积分考核标准,真实记录党员履行义务、发挥作用情况,对党员日常管理、民主评议以及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做到有理有据。
(二)搭建区域多元共建平台,凝聚发展强大合力
5、深化社区兼职委员制度。积极吸收辖区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兼职委员,实现应联尽联,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社区共建议事会,开展共建活动,积极与工会、共青团、妇联等组织和群体实行活动联办、教育连抓、考核联动。
6、增强议事协调能力。发挥好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驻区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双报到单位等共建力量,完善定期议事、座谈听证等协商方式,将各类资源有效整合、集约利用起来,构建多方参与、良性互动、共建共享的大党建格局。
7、推行项目化资源共享。组织共建单位结合社区民生需求,建立“资源清单、需求清单、服务清单”,签订共建协议,通过双向认领、双向服务等方式,统筹解决群众需求和工作难题增强区域聚合力。
8、积极吸纳社会力量,形成多元联动共建机制。以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和设立社区基金会等为协作载体,吸纳社会力量参加社区应急救援。完善志愿服务制度,培育志愿组织,大力开展邻里互助服务和互动交流活动,更好满足群众需求。
(三)提高社区文明程度,彰显多彩人文新风尚
9.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发挥家庭、家教、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,组织开展科学常识、卫生防疫知识普及和诚信宣传教育,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,积极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。
10.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实施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工程,持续深入挖掘阵地资源,在网格、居民小区设立党群服务驿站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保障作用,以“党组织服务群众经典项目”评选为抓手开展服务标准化工程实践,引导群众参与项目设计、实施、评选,用项目切实解决群众所思所盼问题。
11.社区文化建设。结合社区优势和发展现状,持续打造汾阳文化名片,培养社区文艺队伍和专业文艺人才,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、健康有益的文化、体育、科普、教育活动,让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,推动社区文体活动多样化发展。
(四)提升居民生活质量,大力增进民生福祉。
12、完善社区便民服务
一是做好社区老龄补贴、体检补助的发放工作,充分利用日间照理中心,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休闲娱乐项目和活动场地。
二是为解决X社区低保、特困等救助对象中失能(智)、半失能(智)人员多样化服务需求,积极引导社会公益组织、驻地企业、爱心人士、志愿者、友邻近亲等,为辖区内社会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、残疾人等,提供清洁卫生、日常生活照料、送医陪护、精神慰藉等暖心服务,引入医养结合企业,提供居家养老和为老助餐服务,让困难居民既享有物质上的救助又享受精神上的服务。
三是做好各类救助保障工作,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困难居民应保尽保,坚持对社区困难群体、特扶家庭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进行平时电话随访,节假日上门走访的长效服务机制;
13.解决民生困扰。定期巡检社区健身设施,楼院安装监控、路灯,主要路口安装减速带,更换单元门,及时修缮漏雨屋顶、损坏古力,改造部分需要楼座下水管道等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,引导环保生活进社区。楼院环境卫生“巡查+自查”相结合,发动社区楼长、网格员的作用,发现问题,及时反馈,立即清理,做到社区内净化、绿化、美好,确保环境整洁干净。
14.加强社区基础建设、公共环境建设,不断补齐老旧社区基础设施短板。利用专项经费进行开放式小区基础设施提升,完成“智慧社区”工程;合理配建停车及充电设施,优化社区停车管理;进一步规范辖区各类管线,提升社区宜居水平;定期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“洁净家园”活动,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。
(五)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,打造安全和谐社区
15.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
一是依托“党建引领+社区自治”的社区治理模式,以社区为平台、社会组织为载体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、社区志愿者为依托,积极提升四社联动能力,推进多元服务主体参与社区治理,带动居民共管共治、共建共享,稳步推进楼院自治进程。
二是建立健全居民议事协商机制共同参与社区服务,大家事、大家议、大家定,破解群众难题,创造共建共享新生活。
三是持续巩固丰富提升“三长一站”,通过网格精细化治理,让网格支部书记、楼院长、路段长、区片长成为党委、政府与群众的桥梁,及时解决老百姓最急、最难、最愁、最盼、最需的问题,彻底打通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米。
16.加强平安社区建设。以社区巡防队、社区民警为依托建立群防群治组织,将人防、物防、技防相结合,落实治安防范措施。定期对辖区内九小场所、单位进行安全排查;对辖区居民开展安全知识培训;协同公安、中介、城管等部门建立外来人口房屋租赁管理信息平台;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,加强对高发案地区的监控,有效利用街道路面实时监控设备,对重点地区、高发案地点进行监控;进一步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清理排查工作,不定期走访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;对辖区内重点人员进行定期走访,通过楼组长、党员联系户及时了解社区辖区内不稳走因素。
17.强化应急安全管理。采取宣传栏、发放应急宣传资料、微信群等形式对应急管理常识和突发事件进行宣传,增强辖区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及应急能力。继续从严从细从实高标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,强化底线思维,克服麻痹思想,尤其在疫苗接种、排查流调风险地区入青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,及时掌握疫情动态,在街道督导下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,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。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,增强社区组织动员能力,确保在应急状态下,由社区“两委”统筹调配社区各类资源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工作。